增量模型的优缺点

向用户演示改进后的原型系统,判定原型是否完成。如果用户认可,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否则,转人用户评价原型阶段。
(3)输出
满足用户要求的原型系统;软件需求规格说明。
5)软件系统实现阶段
(1)输入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
满足用户要求的原型系统。
(2)任务
编写用户手册;
根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和软件原型系统,制定软件测试计划、设计软件测试用例,执行软件测试,并进行测试;
当测试发现问题时,进行相应的修改,并实施回归测试。
(3)输出
®甪户手册;
软件源代码和可执行代码;
软件测试文档。
6)软件验收与移交阶段
同3.3.1节1中10)。
2.快速原型化开发模型的优缺点
1)快速原型化开发模型的优点
(1)该模型便于与用户进行沟通,用户可“看见”系统需求,尽早地与系统进行交互,减
少需求的不确定性,避免对系统需求的错误理解,最大限度地减少由用户与开发人员交流产
生的问题;
(2)该模型可较准确地确定系统功能、性能,确认系统设计的可行性;
(3)软件原型系统的最终版本,有的可以不必修改或少量修改就成为最终产品。
2)快速原型化开发模型的局限
(1)对于大型系统,不容易开展系统设计工作,因此该模型一般不适合大型系统的
开发;
(2)对于大量运算的、逻辑性较强的程序模块,该模型很难构造出原型来供用户评价;
(3)对于批处理系统,大部分功能是内部处理的,无法给用户直观的概念,因此该模型
的优势无法体现。
3.3.4增量模型
增量模型为已明确系统需求优先级的软件系统的分组实现提供了方法。利用增量樽型开发的软件系统后一个版本都在前一个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新功能,直到实现所有的功雠”增量模型的示意图如图3-3所示。下一增量开发!指导和控制增量集成图3-3増量模型示意图
在增量模型中,用户提出系统需求,确定这些需求实现的优先级。针对系统需求需要确定系统的体系结构,也就是进行系统设计,以避免多个增量集成时造成系统架构设计上的失误,保证整个开发过程中体系结构的稳定性。
待开发的软件功能的选择是依照优先级确定的,核心功能优先级较高,一般在最初的增景中就要实现。一旦完成一次增量的开发,用户就可以使用部分的功能,并对其进行评价,反馈需要修改的部分,同时可以对需求提出调整。下一次增量开发包括用户的反馈意见和根据优先级确定增量开发的需求。随着每一次增量开发的完成,系统的功能不断完善,最终实现整个系统,经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后交付用户使用。
1.增量模型各阶段定义
1)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
(1)输人
客户要求和用户要求。
(2)任务
(D按照3.2.1节的要求开展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
确定系统需求的优先级;
确定增量开发的内容。
(输出
软件系统设计说明i
系统需求优先级表i
增量开发的需求集。
2)增量开发
(1)输人
软件系统设计说明;
增量开发的需求集。
(2)任务
按照3.2.2节~3.2.7节的要求开展增量软件需求分析、软件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
码、单元测试、单元集成与测试。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